【科研路上的跋涉者】徐创文:始于热爱,成于坚持
近年来,我校坚持以质量为导向,以创新为核心,积极探索突出学术贡献、社会贡献和支撑人才培养的科研绩效考核机制,促进了教学科研与人才培养深度融合。学校服务“四强”行动,对接甘肃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新兴产业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科研项目、人员培训、科技咨询等领域与企业、地方展开广泛合作,不断推进产学研深度融合。我校广大教师积极投身教学科研工作,在推动学校加快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大学的征程中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党委宣传部和科技处联合推出“科研路上的跋涉者”系列报道,将讲述我校教师坚持理想、脚踏实地,不断攀登科技高峰的故事。

徐创文,工学博士、教授,机械工程省级重点学科带头人,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常务理事,甘肃省重大项目建设管理咨询专家,《振动与冲击》《机械研究与应用》期刊编委。多年来从事机械设计与制造、计算机控制与应用、机电一体化、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等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申请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省市级项目16项。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甘肃省高校科技进步奖、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等省厅级奖励12项,在国际国内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8项。获甘肃省优秀专家、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春风化雨 立德树人

爱学校、爱学生、爱教师这个职业,爱从教的专业,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徐创文把教书育人视为自己的天职,全身心地倾注于教学工作,他系统承担过《金属切削机床》《机械设计基础》《液压传动》《数控原理及其应用》《单片机原理及应用》《数控加工编程技术》《测试技术》等重要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工作。徐创文教学工作态度严谨,授课中能够使学习内容与该领域最新发展动态、前沿热点与研究重点相联系,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索,激发学习兴趣。课堂中,他能够生动地传授学习方法、专业知识及做人做事道理,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精神及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徐创文秉承“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的理念,用心做事,潜心育人,根据学生的特点循循善诱,不断鼓励学生,激发学生的最大潜能,让同学们成为最好的自己。他鼓励学生要敢于尝试,大胆参与,把握一切机会锻炼和提升自己,先后指导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10余项、省部级奖励30余项。
以研促教 教研相长

科研能够促进教学,教学也能反过来促进科研。科研工作上,徐创文瞄准学科前沿动态,努力践履所学,钻坚研微、坚持不懈,在一次又一次艰苦执着的探索中不断超越自我。他密切结合智能制造技术的重大需求,以敏锐的目光在处于技术前沿领域中,凝练出了具有鲜明特色和突出创新性的“高速切削刀具的监测技术”应用研究方向,取得了多项创新性研究成果。他和他的团队顽强拼搏、勇于创新、锐意进取,克服重重困难,开展了机械装备设计与制造、绿色切削加工技术的切削理论研究、面向高效切削的工艺规划技术研究等,建成了甘肃高校绿色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重点实验室、甘肃省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两个省级创新平台,为学校机械类应用型人才培养及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教学实践中,徐创文千方百计地将自己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内容,全面推动课堂创新,实现课堂教学由“以教为中心”向“以学为中心”的转变,不断提升课堂教学质量。他通过“探讨式课堂”,将课堂实践与研究课题相结合,生动、直观地展示行业的新技术,使同学们更主动、积极地学好相关知识,不断激发学生专业兴趣,使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落到实处。徐创文通过校企合作,对接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实践能力培养为重点,引导学生深度参与科研实践活动,不断激发学生从事科学研究和实践创新的积极性、主动性。他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牵引,将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三者融为一体,让学生在解决现实问题中增长才干。

“教师要时刻铭记教书育人的使命,甘当人梯,甘当铺路石,以人格魅力引导学生心灵,以学术造诣开启学生的智慧之门。”徐创文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对教师队伍的殷切嘱托,坚守教育初心,用爱铸就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