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葡亰8883ent欢迎您
新葡亰8883ent现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3个本科专业。学院设有机械设计制造、机械基础、机械电子、测控技术4个教研室,1个实验中心和4个教授工作室。
新葡亰8883ent简介
新葡亰8883ent源于学校前身—新西兰国际友人路易·艾黎于1942年建立的培黎工艺学校设立的机械科,1958年改设机械制造专业,2003年与兰州交通大学合办本科专业,同年获批第一批省级教学改革试点专科专业。2012年,经教育部和甘肃省人民政府批准,学校升格为本科院校,同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2015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2018年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2021年智能制造工程专业开始招收本科专业学生。截止2022年9月7日全院在校学生人数1409人。
实验中心总面积4161m2,仪器设备总资产2000余万元,具备一定的教学实验手段和较好的科研条件。学院与兰石集团有限公司、航空工业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兰州星火机床有限责任公司、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等23个企业协议共建校企合作基地,提供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场所,与浙江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合作创办“吉利博越班”,探索“3.25+0.75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与航空工业兰州万里航空机电有限责任公司合作创办“万里班”,设立“志在万里”奖学金。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打造“双师型”师资,共同促进学生创业就业。
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学院拥有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师资队伍。现有教师62人,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13人,硕士和博士54人。有甘肃省“园丁奖”3人,甘肃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甘肃省高校青年教师成才奖获得者10人,省级教学名师4人,省级创新创业教学名师2人。已构成一支以中青年为主,年龄、学历、职称结构较为合理,并具有良好发展趋势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专业师资队伍,为开展学科专业建设奠定了基础。
学院坚持以人才培养为中心,培养了一批“高素质、重应用、善创新、强能力”的应用型本科人才,毕业生以“基础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综合素质高、适应性好”的特点深受用人单位的普遍欢迎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完成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155项。在机械创新设计大赛、工程训练综合能力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工程机器人大赛、三维数字化设计大赛等各类学科技能竞赛中,学生获得国家级奖励46项,省级奖励244项。
学院现设“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智能制造工程”4个本科专业。2018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特色专业,2019年机械工程学科获批省级重点学科,2019年机械电子工程专业获批创新创业教育试点改革专业、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2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获批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近年来,学院在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与方法、实践教学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改革与探索,先后获省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厅级教学成果奖3项;建有省级一流课程4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精品在线开放课1门,省级创新创业慕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1门,省级课程思政建设研究项目1项、省级教学成果培育项目6项、省级创新创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出版教材9部。
学院重视科学研究和创新,科研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尤其在绿色切削技术、航空航天配套装备应用技术等研究方向取得了显著成绩。2014年甘肃省高效绿色切削加工技术及其应用省级实验室获批,机械制造工程实验教学中心被批准为省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5年甘肃机械装备先进制造协同创新中心获批,学院积极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与应用工作,在机械装备与新材料方面完成了多项具有突破性的实用创新项目,研发了冶金输送设备、冶金冶铸模具两个在国内市场领先的优势产品系列,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9年我院协助学校成立新葡亰8883ent航空航天配套装备应用技术研究所,旨在研究原子气室装备关键技术、促进科技成果转化,促进产学研转化,服务甘肃产业发展。2021年甘肃省精密加工技术及装备工程研究中心获批。升本以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项,承担甘肃省委组织部、甘肃省科技厅、教育厅、兰州市科技局科技计划等科研项目65项,承担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510所等横向项目22项。科研成果获甘肃省科技进步奖2项,甘肃省机械工程学会科学技术奖29项,甘肃省全省职工优秀技术创新成果三等奖1项。学院教师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30余篇,其中SCI收录22篇,EI收录14篇,CSCD收录19篇。获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92项。